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疫情防控進行時丨七歲女兒筆下的“大白”媽媽-微頭條

河南日報記者 陳學樺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姚廣強


(資料圖片)

10月27日一大早,溫縣疾控中心PCR實驗室負責人張曉丹就趕到單位。PCR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核酸檢測,這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一環,她思想上的弦兒一直繃得緊緊的。

工作之余,她抽空打開手機,看到7歲的大女兒創作的一幅畫和一篇作文時,幸福和愧疚交織的感情再度襲上心頭。

10月22日,忙碌了幾個小時后,張曉丹在弟弟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作文《我的媽媽》,字跡是那樣熟悉,她向右下角一看,署名正是7歲的大女兒郭宸祎,眼睛瞬間濕潤了。

“媽媽是一位白衣天使。自從有病毒開始,媽媽晚上一接到電話就得上班,我睡醒后就找不到她了……我的媽媽是我家最辛苦的人,我愛我的媽媽。”作文的最后是手繪的兩個心形圖案。

作文的配圖也形象生動:一堵墻的左邊,媽媽穿著長裙、高跟鞋,留著漂亮的長發;右邊,媽媽穿著白色防護服,全副武裝。

因為工作需要,張曉丹最近一個月很少在家,最長的時候連續5個晚上住在單位。最忙的一天,她只休息了3個多小時。

一天凌晨,張曉丹結束工作后匆匆趕到家,看到郭宸祎正在哄兩歲多的妹妹:“不怕不怕,姐姐陪你睡覺,一會兒媽媽就回來了。”

剛開始,張曉丹每次離家前還得給大女兒“做工作”。今年8月份,張曉丹隨隊支援外地抗疫近一個月,沒能按照約定的日期回家,郭宸祎太想見到媽媽了,氣得連續幾天不給媽媽打電話。

現在,大女兒已經成了張曉丹的“后盾”:“媽媽,你要保護好自己,我會照顧好妹妹的。”

“堅守崗位,只為了早一天戰勝疫情。因為,我還有很多對女兒的承諾需要兌現。”說到女兒,張曉丹的話語里滿是溫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