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杜瑩) 備受全球矚目的計算機圖形學頂級年度會議——計算機圖形學大會2023本周正在進行,會議發布研究成果,提出一種基于線稿的三維人臉神經輻射場生成和編輯方法SketchFaceNeRF,該方法可以高效構建三維模型,破解了以往用戶不會使用復雜三維軟件、無法精準創作和修改三維人臉的難題。記者11日上午從中科南京信息高鐵研究院獲悉,目前SketchFaceNeRF已正式提供在線服務,系統背后的算力支持正是來自“信息高鐵MLOps平臺”。
高真實感且精確可控的三維人臉建模,已成為人工智能數字人構建中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使用現有的基于網格的人臉建模方法,需要專業人員使用復雜軟件并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且實現逼真的人臉渲染結果較為困難。SketchFaceNeRF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基于手繪線稿,用戶可以生成高質量人臉模型,并支持任意視角的精細化編輯。
記者操作后發現,使用該系統,無須安裝繁雜的三維建模軟件并學習復雜技能,也不需要花費數個小時時間精力,僅僅通過勾勒簡單線條,就能輕松構建心中完美人臉模型,并得到高質量的渲染結果,高真實感且精確可控。
別看系統操作起來很簡單,其背后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信息高鐵MLOps平臺”覆蓋機器學習模型開發、訓練、推理的端到端,能為AI開發者節省大量的平臺搭建、系統測試等工作量,提高模型開發效率,因此收到了SketchFaceNeRF在線系統遞來的“橄欖枝”,雙方達成合作,并由中科南京信息高鐵研究院提供線上工程服務保障。
“信息高鐵MLOps平臺”為什么行?記者采訪獲悉,這源于其強大的算力底座——信息高鐵綜合試驗設施,這是國內首個云網邊端一體化協同的算力網基礎設施試驗場。它不僅為信息領域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基礎,還將為催生新一代智能信息產業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信息高鐵”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提出的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的創新行動計劃,致力于讓IT3.0真正進入“中國時代”。該項目自落地我市麒麟科創園以來,已完成“信息高鐵”南京總站與北京、鄭州、鹽城等多地“信息高鐵”站的互聯互通。“南京作為總站,承擔著綜合調度管理作用。未來各個城市的算力將會連成一張網,我們獲取算力資源,就像獲取電力、水力資源一樣簡單。”中科南京信息高鐵研究院副院長田霖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