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時事 > 正文

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安徽修訂開發區考評辦法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安徽省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暫行辦法(修訂)》(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出臺,新修訂的《辦法》突出畝均效益、“雙招雙引”、與滬蘇浙合作、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一步推動全省開發區提質、擴量、增效。

據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辦法》突出以下六個導向。突出畝均效益,在原有畝均稅收、畝均投資的兩項二級指標的基礎上,增設畝均增加值、全員勞動生產率、綜合容積率3項指標,權重由原來的10分增加到22分。并根據滬蘇浙做法和省畝均效益評價文件要求,對涉及的指標明確定義和計算方法。突出“雙招雙引”,為突出開發區對外開放主平臺的作用,打造高能級平臺,增設了主導產業集聚度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在全國排名等指標。突出科技創新,為推動開發區動能轉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設了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當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當年引進主導產業領軍科技人才等指標。突出與滬蘇浙合作,為加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省際園區合作工作,細化了當年新增省際合作共建園區、特色園區或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等指標。突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以“雙碳達標”為牽引,增設了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量指標,引導開發區打造低碳發展先行區。六是突出可操作性、公平性。對區域評估及“標準地”改革實效部分指標進行細化、分檔給分,充分考慮區域發展的實際,在突出激勵性基礎上兼顧公平。

《辦法》聚焦提質、擴量、增效,引導進一步明晰開發區主導產業定位,圍繞主導產業精準開展“雙招雙引”,注重培育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推動產業進一步集聚,競爭優勢進一步突出。聚焦體制機制改革,注重推進“管委會+公司”改革,加快推動區域評估和“標準地”改革,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聚焦畝均產出效益。充分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的牽引作用,大力推動園區畝均效益提升,完善開發區功能布局,促進土地等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聚焦動態管理,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充分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有利于形成趕學比超的良好氛圍。(記者 彭旖旎 通訊員 田皓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長三角 一體化發展 安徽 開發區 考評辦法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