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 編輯部 | 李健
編者按
【資料圖】
逐浪全球市場40多年的加里·杜根,對市場焦點問題的判斷從不落俗套。當市場為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處在3.8%附近高位感到擔憂時,他卻認為這個水平屬于正常范疇,甚至應該更高。至于高通脹,他甚至預計未來幾年可能都是高通脹環境。
如果因為杜根將上述這些不利股市的因素看作是正常的,就認為他看空全球所有市場,那將大錯特錯。他很看好中國市場,他稱中國市場是值得買入的,并預計中國資本市場年內可能上漲10%至15%。他在中國資本市場下注的資產比例為5%,目標是10%。
至于中國資產方面,杜根看好中國的消費、互聯網等公司,并認為其中存在很多優質的公司。比如,他覺得阿里巴巴是一家優質公司。
杜根強調,“中國的經濟增速在一個合理水平,我們必須保持耐心。”
↑↑
點擊觀看《紅周刊》對話加里·杜根完整視頻
美國房地產比高估值股票值得投資
中國市場給出了“買入機會”
《紅周刊》:請您先向我們的讀者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投資生涯吧?
加里·杜根:在過去的40多年里,我一直在做投資。我從小就對商業感興趣,雖然那時對商業一無所知,但一直想去倫敦工作。我運氣很好,在1982年得到了一個機會,隨即開啟了自己的投資生涯。從那時到現在,我一直非常積極地參與財富管理,向家族、小的家族公司、小型財富管理公司提供咨詢,告訴它們如何進行全球化投資,什么機會是最好的,什么產品是最好的,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紅周刊》:最近美股市場持續反彈,但是高通脹等不利因素仍在困擾美國經濟,美國經濟會陷入衰退嗎?您對今年美股市場的看法是怎樣的?
加里·杜根:投資者總是急于弄清楚市場未來是跌還是漲?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復雜的。所有人都在談論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但說實話,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美國經濟馬上就會滑入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同樣,大家耐心等待利率下行,但沒有證據表明我們真的需要降息。還有一點是,人人都在等通貨膨脹消失,但我認為通貨膨脹不會消失。我目前的總體看法是,我們正處于困難時期,投資者建倉不宜激進。
考慮到美國的經濟狀況,美國股市現在是非常昂貴的。不過,還是需要堅持其在資產組合中的比例,同時發現其他市場存在的更好的機會。同樣,在美國債券市場,我不覺得現在的性價比最高,我們認為,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應該高于這個水平,而且高風險債券的利差應該更大。所以,最好留出一些現金,給年內的買入機會留下余地。
《紅周刊》:您在領英上寫到,在全球經濟周期的這個階段,持有表現不佳且估值低廉的資產可能更安全,哪些資產處在低估狀態?
加里·杜根:是的,一般來說由于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所以沒有價值可言,資產價格還沒有跌到足夠便宜的水平,不該買入。我發現一個非常簡單的資產類別,就是加密貨幣,我們看到比特幣一度下跌70%,接近80%,而價格下跌反映出的是利率上升。這表明,一些非常糟糕的訊息已經影響到一種資產的折現。現在,我不建議人們去購買比特幣。
在美國更傳統的資產方面,比如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其交易價格低于其資產價值的40%~50%。我認為,這大大超過了風險對折現的影響,我們已經可以找到買入的機會,今天投入在房地產領域的每一美元,我確信未來1~5年內都會賺錢。
《紅周刊》:瑞·達利歐(Ray Dalio)說,我們處在“長期債務周期尾聲”階段,您怎么看?投資者該怎么辦?
加里·杜根:我完全同意瑞·達利歐關于經濟周期的看法:我們正處于一個重大的重塑階段,特別是回望過去30年——尤其是過去15年通貨膨脹率持續下降,再看現在我們面臨著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現在的情況與過去30年大相徑庭。不幸的是,像我這樣經歷過非常高通脹的人并不多,人們總覺得通貨膨脹會在一兩個月內消失。瑞·達利歐受人尊重,人們認識到他說的很多東西都是事實,只是不太愿意相信。
當前通脹率高于預期,而且利率居高不下,這就意味著你必須以極低的價格購買資產,同時在購買資產時要更重視通脹因素。用通俗的術語來說,也就是買入所謂的實物資產,回到我先前的觀點,你應該投資的是房地產,而不是美國股市中的高估值股票。
《紅周刊》:美國在長期債務周期中所處的位置和其他主要國家有何不同?
加里·杜根:我認為美國的問題更加突出,但在國家層面,負債的增加是一個全球現象。擺脫高額債務的惟一方法是,必須保持作為一個國家的信譽,以及國家有能力償還這些債務或支付利息。
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第一次看到,美國背負非常非常高額的債務,而周圍的信心在減少。我認為,這已經體現在美元匯率的下滑中。近幾個月,由于國際上對美元資產以及一定程度上對美國債券市場的信心下降,美元的貿易加權匯率下跌了約10個百分點。我認為美國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贏得國際市場上全球投資者的信任。當然,在世界其他地區,歐洲的債務水平也很高,但它并沒有像美國那樣受到關注。
《紅周刊》:我們是否會像2000年或者1929年那樣經歷去杠桿化?這通常是長期債務危機的最后階段,還是這次不會走到那么嚴重的地步?
加里·杜根:我不希望暴力解決我們的債務問題,因為無論對金融市場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這都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公司會倒閉,員工會被裁撤……目前,我個人感覺人們并沒有明顯喪失對金融體系的信心。盡管如此,新冠疫情的后患仍在,給很多國家留下了巨額的債務。一些國家,如英國以及某種程度上的歐洲已經發出信號,未來將向公民征收更多的稅以降低債務水平。美國目前沒有這樣做,我認為隨著情況的進展,我們將見到政府進一步維護信譽,要么增加稅收,要么削減開支,降低債務水平,而這勢必拖累全球增長。我認為在未來不會立刻出現我稱之為健康水平的全球增長,我們可能要經歷四、五年的緊縮,全世界的政府都在努力減少負債,這會拖累市場回報,當然這不是說沒有回報,只是不如以前可觀,我們一時可能還不適應。
《紅周刊》:中國的情況和美國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所以中國可能會成為全球的避風港嗎?
加里·杜根:答案很簡單,是的,有可能。我們能看到世界各地的問題,中國也有他的問題。中國資本市場的好處在于當前面臨的挑戰已經反映在價格的折現上面,當全球投資者此刻想把錢投入使用時,他們看到中國會說:“我們已經習慣了中國的那種高增長。”在我看來,或者用我的話來描述就是,你以低價購買資產,然后堅信當局決策者或實業家會有所作為,終有一天會盼來好消息,那就是市場迎來增長的那一天。如果你空等好消息,你就錯過了最佳的買入時機,我認為在中國買入是一個好機會,只是我不知道好消息何時會傳來,但我會耐心等待。
通貨膨脹還將持續幾年
市場底部的信號可以從身邊小事去發現
《紅周刊》:美國銀行業危機的沖擊還在,市場猜測下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會是誰?該如何應對?
加里·杜根:是的,我同意未來會有更多的麻煩。我認為大多數人都在關注房地產領域,但還不知道如何應對。我們遇到的問題是我們的利率極低,許多人按這樣的利率貸款并將其投資于房地產,理由是租金能帶來不錯的回報。現在這里有幾個地方是出了岔子的,首先,疫情導致租金收入下降;其次,由于利率升高,買入的資金成本在增加。或者你貸款一到期限就必須重新融資,這些成本正在急劇上升;或者,如果銀行大幅提高利率,作為借款人的公司可能無法償還。當該公司不償還時,它們就會交出可能已大幅貶值的資產,這意味著銀行系統遇到了麻煩,將不得不減記一些已經發放的貸款。它的收入會下降,它自身會失去風險偏好,未來流入經濟的貸款會減少,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會持續損害全球金融系統。
我認為,應該由中央銀行來試著對此管理,保持流動性,避免2008年那樣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但之后要對系統進行清理,不良貸款歸零,同時讓公司維持經營。
《紅周刊》:通貨通脹依然很頑固,在這一時期,您對于構建投資組合有什么好的建議?
加里·杜根:我認為耐心非常重要。正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重點是以低價而不是均價買入資產。不過我想對通貨膨脹做一點思考,很多人似乎覺得通貨膨脹不過是一兩年的問題,覺得它很快就會消失。我認為通貨膨脹還將持續幾年,因為供應鏈已經遭到破壞,但相對強勁的需求還在。世界只是沒有投資于具體的生產,無論是開采石油或其他礦物,確實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手投入到一直處于增長的服務行業。我們有很多“工資通脹”(工資過度上漲導致的價格總水平上漲),因此投資有定價權的優質公司很重要,比方說聯合利華、寶潔等西方品牌。當成本上升,它們就可以把東西的價格提高,因為人們會繼續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為人們信任的是品牌,信任的是產品的品味,他們愿意繼續為此買單。如果你是一家沒有品牌忠誠度的弱小公司,你試圖推高價格,你的客戶是不會站在你這邊的,他們將不再購買你的產品,所以一定得是大品牌的民生必需品。我一直相信奢侈品行業會有不錯的表現,因為品牌的能量是巨大的,就算大環境不好,有錢的人依然有錢,那么品牌的表現也會好,有錢的人會繼續為自己鐘愛的品牌買單。
你應該擔心的是金融行業,理由我之前已經說過了,倒是一些房地產我覺得沒必要太擔憂。舉個例子,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大規模的住房短缺,租金仍在上漲。你知道的,利率最終會下降,但房地產的價格,特別是住宅的價格將繼續上升,租金也會水漲船高。高質量的房地產公司、住宅場所和建筑部門也是如此。
最后一個領域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投資一直不足,尤其是在石油方面,世界逐年增長,需求也逐年增長,這一點不會改變。在通脹背景下,我認為能源領域會有積極因素出現,我一直非常熱衷于石油公司的機會。
《紅周刊》:在2000年和2008年的市場泡沫破滅或金融危機期間,您曾有準確預測并有逆向操作,當時你看到了什么?
加里·杜根:我喜歡在大家積極的時候消極,大家消極的時候積極。對經濟的思考要以小見大,很簡單:你的日常互動、走進商店、與出租車司機交談,其中會透露許多經濟的真相。比方說2007年,有的退休人員會搬一張塑料椅子,到銀行外等著取出養老金,這樣做就是出于對金融業問題的擔憂。我說那個時候就該賣出,市場并沒有急速下滑,但金融業出問題的證據已經明確擺到了我的眼前。
然后當你問我為什么在2009年3月回購,那是因為經濟數據正在改善,雖然一直很差,但是從負20%到負10%也是一種進步,那個時候可沒人有心思聽什么長篇大論。我們提前就做出了判斷,分毫不差,我想市場底部的話,可能要晚個3天,找出這些拐點,跟你的朋友聊聊,跟出租車司機聊聊,跟搞實體經濟的人聊聊,當你看到這些人的情緒,或者你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你就該知道買入或賣出的機會到了。
《紅周刊》:對,每一個儲戶組成了銀行系統,也是每一個投資者組成了市場。所以在現在這種通貨膨脹以及銀行業危機的背景下,你身邊有沒有類似于剛剛講到的鮮活的例子?
加里·杜根:是的,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靈活性。舉個例子,可能你已經習慣了買最大的車,住最大的房子,但是一旦世界發生變化,你也必須迅速調整。如果做不到迅速適應,那你到最后只會剩一棟賣不出去的房子和一輛養不起的車。我發現人們不夠靈活,一些最靈活的人看到某樣東西到了非常非常高的價格就把它賣了。
舉個英國的例子,其實是我姐妹,她有一棟房子,她說:“Gary,我在考慮把房子賣掉。”我說:“那你必須現在就出手。”她答:“不不不,我肯定房價還會漲。”結果現在價格已經跌了20%。買賣東西一定要高賣低買,但人就是會糾結。我認為當人們的財務狀況捉襟見肘,尤其是背負巨額債務的時候,你需要在危機到來之前進入一個更健康的狀態。繼續說我姐妹的例子,她不會喜歡我跟大家談論她,但我只是拿她做一個人類行為的案例。人總是想得到更多一點,但其實只需要在關鍵點上采取行動,這意味著在所有東西變得便宜時,你在銀行里有現金可用,你賣了房子,經過談判可以用更低價買回來,你賣了車子,可以換輛更好的,但如果你銀行里沒錢可用,你就錯過機會了。
中國的增長速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股票市場可能在年底前上漲10%至15%
《紅周刊》:作為一名全球投資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以及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
加里·杜根:我希望人們接受中國,我期待看到中國作為資本供應國為世界各地的大型投資機會持續提供資金,我衷心希望中國永遠、完全不會被排除在全球經濟之外,正如中美關系的黃金時期的情況,直說就是在特朗普上臺之前,我們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共享從東到西的市場,推出最好的產品,形成創新推動增長的良好局面。
我認為中國的地位,如果美國決定在更多的方面排斥中國,我因為在亞洲生活過,所以我實際上,坦白說真的相信亞洲大部分地區將與中國合作,甚至歐洲在某種程度上也將與中國合作。即使美國人去添堵也沒用,我對中國參與全球經濟保持樂觀、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
《紅周刊》:您如何看待中國的一季度數據?目前來看,消費和房地產的復蘇是低于市場預期的。
加里·杜根:是的,你說的沒錯,可以說是一開始非常強勁,但是之后就拖尾。從發布的多數數據來看是令人失望的。我想對人們說的是,必須要有耐心,一個人在屋里待久了,剛打開門的時候會對光線不適應,恍如隔世。現在全世界都是如此,第一反應是報復性的消費,然后會反思一下,沒有事情是一蹴而就的。我的觀點是,中國的增長速度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我們必須對人們保持耐心,相信他們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近幾年,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嚴重打亂了,這種情況也發生在世界各地。我們在世界許多其他地方看到的模式是:最初有一個積極的支出增長,然后會有一個暫停,人們會對生活進行思考,重新調整他們的生活方向。請記住,在西方,人們還沒有回歸工作常態,他們更愿意居家辦公。對,遺留問題是有的,可能會讓世界的運轉方式變得與之前不同,我并不擔心這種增長的暫停。我認為也許政府和中央銀行有一些工作要做,提振信心,讓人們回歸更正常的生活。
總的來說,我認為中國在年內會健康地增長,我認為這對股票投資者來說會是巨大的鼓舞,預計會反映到市場,可能在年底前上漲10%至15%。
《紅周刊》:許多投資人對地緣政治沖突這個因素給予了一定的重視,您怎么看這個因素的?
加里·杜根:我認為如果觀察一些地緣政治挑戰,正如我所說,我認為它們是可以避免的。問題在于,由于烏克蘭發生的事情,人們放大了世界各地的每一個熱點,讓人覺得它會對金融市場直接構成威脅。我非常懷疑這一點。通常情況下,在壞消息傳到之前,事情就已經塵埃落定,并影響到資產的折現率。
《紅周刊》: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整個國家也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在這個時期如何做好投資?
加里·杜根:是的,我認為很明顯,中國正在改變。人口統計數據與10年或20年前的數據相比,已是截然不同。2005年和2006年,我在中國四處旅行,看到了所有這些新修建的道路、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然后國家的財富有了顯著的增長,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急速攀升。現在我們更偏向于橫向擺動,當你的人口不再增長、當你已經完成了重大投資,中國就不再是那種能以10%的速度持續增長的經濟體了。事實上,這將造成通貨膨脹的問題。我認為這是當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就我看來,現在的重點不是投資帶來增長,而是以非常低的估值買入。
我認為,在國內,你應該有信心,你的經濟仍然會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你們的資本市場并沒有反映出那么好的增長情況,我們不應該被美聯儲的所作所為分散注意力。他們會為美國做任何需要他們做的事情,但我認為亞洲地區仍有很大的發展勢頭。中國之外,去亞洲南方的任何地方,許多國家都在談論好消息。印度現在的增長率是6%,所以全球經濟如果只關注所謂的新興市場——但我現在稱它們為成熟市場,我們會聽到一個好故事。這個好故事,應該反映在中國股市更高的估值上。
投資中國新能源資產和內需
中國資產配置比例目前在5%左右
《紅周刊》:您對中國這些互聯網公司以及中國的新能源公司的機會怎么看?
加里·杜根: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故事,我認為對亞洲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亞洲提供了許多零部件,許多能幫助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產品。可以不聞柴油廢氣,就能開車四處兜風,甚至,我自己也參與了電動公交車項目。這些公交車是從中國采購的,將極大地改變新興國家的空氣,帶走污染。所以我認為,雖然高科技的解決方案可能有些來自西方,真正引人關注、令人興奮的發展和規模企業來自東方。我認為中國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在這些行業仍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紅周刊》:您看好比亞迪嗎?怎么看巴菲特對比亞迪的操作?
加里·杜根:我認為沃倫·巴菲特改變了很多他的投資組合,所以我認為他關注的是那些增長迅速的公司,也許正在減弱一點。他們不再是曾經的快速成長型公司了,他們不再是曾經那種令人驚訝的成長型公司,他將更多的投資轉向了價值型板塊。其中之一就是日本,他之所以買日本的股票是因為這個價格遠低于一般市場的價格。所以我認為這不是因為他對比亞迪持有負面看法,我想他只是在表明,他現在想要一個價值股,而不是成長型股票。
《紅周刊》:很多新能源公司的估值看起來已經比較高了,投資的性價比還高嗎?
加里·杜根:我們希望投資的行業每年增長50%,應該給它多少估價呢?現在,當股市走高時,事情可能會變得非常夸張。中國股市目前并沒有走高,新能源產業鏈股票表現不錯(較高估值),但這也是有跡可循的,因為它們做到了(高增長),所以它可能價格昂貴,但投資這些資產可能更安全。這是一個真正的成長型行業。
相比一些道指成份股,買入后寄希望于它能漲10%——依靠經濟復蘇或政府刺激來實現,我肯定更喜歡投資成長型領域。
《紅周刊》:電動汽車領域的知名公司特斯拉,您怎么評價這家公司和馬斯克?
加里·杜根:實話實說,我從來都不是特斯拉的忠實粉絲。我可能犯了無可救藥的錯誤,在投資它們公司上一直在等待……即便如此,我認為我們的故事依然精彩。實話實說,在一個由大品牌主導的行業中,這是一家小眾公司。請記住,直到幾天前,作為一家公司,它從來沒有在市場營銷上花過一分錢,這只是它的“個人品牌”。而現在它將生產數百萬輛汽車,所以我認為它已經成為了東方以外這個行業的領導者。它還在重塑產品系列,據說,它現在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以前的一半,可以說它做得很好。我也希望它也能解決世界上的其他問題。
我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馬斯克,他是個很難相處的人,可他富有企業家精神,世界上一些最優秀的企業家都是特立獨行、富有主見的。有時我們需要他們這樣的人,他們不聽從大眾的意見,憑個人意志做事。因為到最后,他留下的遺產是帶走星球上的碳,幫助整個星球。也許有些做法我們并不認同,也許我們對他的性格感到不適,但他的性格和對地球的助益加在一起,我認為是正向的。
《紅周刊》:回到互聯網,您怎么看阿里巴巴這家公司呢?
加里·杜根:顯而易見,阿里巴巴的情況一直錯綜復雜。它顯然是一家偉大的企業,但企業發展常常和監管不同步,因此當情況變得復雜時,股價、估值都會下跌。從個人經歷來說,我在阿里巴巴網站上購買并賣出過商品,它的買賣體驗絕對是世界級的,代表了中國擅長的領域,為人們相遇和商品交易提供了絕佳場所,多么棒的平臺啊!
現在,阿里巴巴是否應該主導銀行業財富管理和許多其他事情,以及是否要把自己的品牌放在所有這些業務上,是容易引起爭議的,所以它不需要只是“阿里巴巴”(阿里分家)。我不禁感嘆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心態,一家為全球做出巨大貢獻的成長型公司,而這不僅僅是對中國而言,這是中國優勢的絕佳體現。如前所述,我認為這不只是阿里巴巴的問題,但這是一種成長心態,是一種與世界接觸以及以類似的思路發展其他行業。
《紅周刊》:芒格曾說阿里“僅僅是零售商”,在您看來,零售是一個很差的生意嗎?
加里·杜根:我認為從長期來看,你從零售中賺不了多少錢,一般來說,如果你創立了一個出色的品牌,你要不斷進行投資、你要不斷重塑自己,然后你可以做出一番業績。但這確實富有挑戰性。我最近與一位亞洲零售商交流,他度過了美好的3年,可現在精疲力竭了。他說:“明天我就會被競爭出局,市場在不斷變化,因此零售業在一段時間內會非常有利可圖。”除非你有一個不斷自我改造的商業模式,總是能揣測出消費者心之所向,那么你才能保持成功,但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可能只有五分之一。
《紅周刊》:您現在對中國市場的持倉比例大概是多少,以及您看好哪些機會?
加里·杜根:說實話,我們的投資組合如果適量的話,我們會將10%的資產投在中國,目前的投資比例在5%左右。我們非常關注亞洲市場,相信中國經濟將會保持增長,同時也在觀望和等待買入機會。也因此,我喜歡最近收到的一系列“壞消息”,因為這讓市場橫盤震蕩,讓我看到了一些買入機會,希望可以將中國股市的敞口增加一倍。
我持有的中國股票都與科技無關,我們非常關注拉動經濟增長的內需,內需的提升將讓——無論是零售公司還是銀行,從當前的較低估值水平提高到合理的水平上。
我之前說過,當中國市場上漲10%到15%時,我希望自己的中國資產投資組合占比能提高到20%。
排除情感長期投資自己的組合
努力看清持有資產10年后的“面貌”
《紅周刊》:具體到操作層面,股價上漲常常帶來是否需要賣出的選擇性難題,您的經驗是怎樣的?
加里·杜根:我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議就是長期購買你的投資組合,不要受情緒影響。事實上,有一些很好的研究,指出不要每天、每周或每月都看你的投資組合,每年看一次就行了。如果你持有正確的股票,你就會走上一條安全的道路,問題是每天都看或者每周都看會讓你對此變得情緒化。你看到股價上漲,你就會買入更多,你看到股價下跌,就把它們賣出。你做出了完全錯誤的決定,所以你必須把人類的情感排除在外,進行長期投資。
話雖如此,你也應該了解長期投資的基本原則,所以只要在心里記下,你為什么要買那家公司的理由就行了,并且這項投資必須是長期的。假設你買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因為你覺得該公司管理優良,然后你在報紙上看到該公司更換了管理層,股東們也為此不悅,這可能是你看到該公司結構變化的時刻,因此你將該股票從你的投資組合中賣掉。從長遠來看,少一些情緒,即使股價下跌也要堅持下去。
還有一點是,如果你在2006年陷入沉睡,在2010年醒來,那么你一直持有的投資組合會有很好的表現,但如果你在2007年、2008年、2009年都是清醒的,你會不斷地買-賣、買-賣,最后你會損失很多錢,所以就像我說的,拋開情緒你就可以每天微笑,而不是不斷擔心。
《紅周刊》:當一家公司股價上漲時,我怎么區分因為情緒而賣出還是因為看到它的基本面已經達到合理的水平而賣出?
加里·杜根:第一,你不應該情緒化;第二,你不應該頻繁交易。我知道很多人會買入,然后說:“噢,已經漲了10%,我就要賣出。跌了10%,我就要買入。”你認為10年后這家公司會發展到什么程度?5年后它又會是什么樣子?如果它仍然會在一個非常正向的領域,那就會忘記股價的起起伏伏。
我經常對人們說,每天有多少人在交易這些股票?成千上萬。有多少絕頂聰明的投資者,比如查理·芒格或者沃倫·巴菲特,他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股票做決定?你認為你真的擁有一些偉大的洞察力能讓你比市場更靈敏嗎?市場就是市場,價格就是價格。所以我會盡量鼓勵大家不要交易自己的投資組合,如果他們從根本上相信一家公司,那就堅持下去。如果你的想法發生了重大變化,或者如果那家公司令你感到不適,請務必賣掉它。還有成千上萬的其他公司,你可以進行投資,并獲得更多信心,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你自己的個人信仰至關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的投資組合,但切忌進行過度交易。
《紅周刊》:您建議投資者鎖定組合,那么就意味著組合中的公司極為優秀乃至偉大,那么什么樣的企業會是偉大的?什么樣的價格算是合理的?
加里·杜根:我以自己的經歷簡單說一下,我曾就職于美國摩根大通。摩根大通從來沒有像其他銀行那樣一落千丈,并且多年來不斷提升自己,一直保持自己在行業中的主導地位。你可能會看其他的一些公司,你可能會說,在未來一兩年,這家公司會有不錯的發展,因為它的主題不錯。舉個例子,商品——大宗商品會經歷劇烈的周期性變化。在西方有一家叫做力拓的公司,在銅價上漲的時候發展極佳,所以在銅價上漲的時期,你買了含金量最高的公司,那就是力拓,你會獲得30%或40%的回報。然后你說,非常感謝,我現在認為你們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但不幸的是,你所涉足的產品將下降20%到30%的市場份額。
所以,如果你以合理的價格買入了力拓,當關鍵商品的價格上漲,你應該在商品價格達到頂峰時將其賣出。而在摩根大通的案例中,你可以說,這家公司在行業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不斷重塑自我,是世界上最好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它將一直留在我的投資組合中,無論利率上升或下降。
《紅周刊》:其實合理估值的判定是一件富有挑戰性的事情,有時候便宜的估值會成為“價值陷阱”。
加里·杜根:是的,這是一個關于估值的好問題,我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議是:你可以看一些股票并且相信它很便宜。中國市場的市盈率幾乎是個位數,我認為每個投資者都會找到自己中意的公司,但你總是需要一個催化劑來推動價格上漲。
我認為,這對中國股市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其中有國際投資者,很多人會說,我相信這個市場很便宜,但他們找不到將其帶回公允價值的催化劑。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和重新放開帶來的挑戰,我們一定會發現催化劑,但這可能會由許多國內投資者來發現。但外國投資者總是有更大的機會,他們會進行投資,無論是在印度、歐洲還是日本,所以他們會把錢投資在國外,然后回國。所以我想說,現在在中國要有耐心,但如果你在經營自己的投資組合,如果有些東西就是不適合你,有時候最好是當斷則斷,將投資轉移到另一個資產上。因為市場不會和你想的一樣,認為某個價格會是一個正確的價格。
《紅周刊》:在管理組合過程中,您是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緒的?
加里·杜根:你得休息一下。有時候,當你全身心投入其中時,用英語來說,就是“見木不見林”。你必須對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不要有私人情感,不要因為股市下跌而沮喪不已,也不要因為股市上漲興高采烈,所以就是要保持超然物外的狀態。就像有人稱贊過我的職業生涯一樣:“Gary,你的投資方式很好的一點是,你抽離了自己,你不關心你是否賠錢,也不關心你是否賺錢,只把它視作一個市場。”好吧,我認為這很重要,人們永遠不應該把自己置于一種境地,一旦出了什么事,他們就會失去生命,失去積蓄。
所以要對你的投資方式非常謹慎小心,讓自己處于一個自我感覺舒服的空間。請你一定別把它當成賭場,這種做法極其危險。
《紅周刊》:請向我們的讀者介紹一下您是怎樣保持長期學習和進步的方式吧?
加里·杜根:在我4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不得不重塑自己。我早前只做英國專家,然后成為歐洲專家、全球專家,以至目前的全球多資產配置專家。對我來說,這是一段美妙的旅程,但我總是對人們說:“你必須跟上我們當今時代的腳步。”很多絕妙的機會都是在你從未想過的行業里。例如,在今天的食品工業中,我們通常會投資非常傳統的產品制造商,但如今有一個巨大的生物技術產業,該產業基本上是在實驗室里養雞,而不是在養雞工廠和農場里,所以你對此有所了解嗎?你知道這會給這個行業帶來什么不同嗎?你知道這個行業的領導者是誰嗎?所以我總是說,打開你的網絡瀏覽器,輸入一些充滿活力而你一無所知的東西,搜索半個小時,然后繼續進行自我教育,學習世界各地和各行業的新發展、新趨勢。
《紅周刊》:您對中國的投資者有哪些建議?
加里·杜根:要保持耐心。當價格沒有迅速上漲時,無須沮喪。有時間和你的孩子聊聊,談談新的趨勢、新的品牌和你想投資的新事物,因為你必須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生活在不斷向前,新公司在持續出現,你的孩子們在談論的那些公司可不一定是你過去常見的品牌。
《紅周刊》:在此也請您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和孩子聊的,有什么發現?
加里·杜根:我的兩個孩子對金融科技行業興趣濃厚,還有加密貨幣,我恰恰不了解這些。其中一個孩子,現在在美國的金融科技領域開啟了很好的職業生涯。我意識到一個新世界的來臨,加密貨幣是新的世界,區塊鏈是新的世界,科技是新的世界,重塑我們的銀行體系是一個新的世界,這些將決定你未來去哪里找到好投資。所以,和孩子們一起踏上這段新旅程是非常美妙的,能夠求助他們并說“請教教我”,也是非常積極有趣的事情。
(本文已刊發于6月10日《紅周刊》,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