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當天,揚中市西來橋鎮22名困境兒童收到了盼望已久的禮物。這些禮物,來自幸福木蘭婦兒幫扶服務中心開展的點亮“微心愿”行動。“我是一名黨員,平時帶著家人一起捐款,后來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幸福木蘭婦兒幫扶服務中心。”幸福木蘭創始人季愛國說。今年,季愛國家被評為省“五好家庭”。
“只有堅持黨員帶頭、黨組織帶動、黨群聯動,才能心齊力聚、綱舉目張。”揚中市委書記張德軍說。這座常住人口不到32萬的江中島城,先后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最美學雷鋒志愿服務組織、省級文明家庭等各類典型4300余個,2021年該市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在省內63個縣(市、區)中位列第6。
黨員當示范
“文明之花”滿城綻放
勸阻占道經營、督促非機動車有序停放、開展環衛保潔……連日來,揚中市城管局的180名黨員職工走上街頭開展日常巡查。作為省文明單位,揚中市城管局將守護城市文明作為檢驗初心和使命的“考場”,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一線網格員,及時處理責任網格內的各類問題,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
“解決實際問題,實現常態長效,形成廣泛參與。”揚中市委副書記、市長賈晟說,黨員層面要壓實壓緊掛鉤聯系責任,在重要“點位”強化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以“點”為基礎,揚中持續擦亮“陽光醫保”“康揚杏林”“黨旗飄飄365”等文明團隊黨建品牌,提升服務質效。“晴天去工地開展文明施工、規范管理工作,雨天組織新思想有獎問答、解讀疫情防控新政策,去年還把‘小候鳥們’接到揚中來過暑假。”揚中市住建局“筑建先鋒”黨員志愿者陸紀翔介紹。
穿紅色馬甲、戴黨員徽章,沖鋒戰疫前沿,倡導文明交通,當好服務明星……在揚中,黨員志愿者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 8000余名住區黨員全面赴社區“雙報到、雙服務”,“黨員當示范、領著群眾干”,成為城市文明中最靚麗的風景。
黨建帶實踐,
文明實踐“春風化雨”
由揚中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慈善總會、紅十字會主辦的“同心抗疫”系列公益活動,短短一個月便有超千人參與,募集資金30萬元。這些捐款用于實現防疫工作者子女的“微心愿”,以及購買防疫工作者暖心禮包。
在每6個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的揚中,公益活動遍地可見。該市各級黨組織廣泛開展“新思飛揚”微宣講、線上線下文明火炬萬人接力等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成立600萬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培扶各社會組織、各實踐所(站)開展“1元便民餐”“妙筆生畫”“周末戲相逢”等優質文明實踐項目80余個,持續擦亮“七彩實踐 筑夢江洲”品牌。目前該市擁有志愿服務組織510余個,“黨員義工聯盟”成員超1.5萬人。
放大“德潤江洲”特色品牌,揚中全域開展道德模范、“十佳新市民”“最美公廁管理員”等“平凡好人”薦評表彰、宣傳禮遇,560余人當選揚中市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上千人獲評各鎮村、行業“最美人物”、先進典型。道德講堂示范觀摩、文明家庭風采“云展播”、“百姓名嘴講百個好人故事”……不斷擴大的“文明圈”,讓崇德向善的時代新風吹遍江洲大地。
文明有我,
全民參與“全域文明”
連日來,揚中三茅街道的103名黨小組長、樓道長、網格長、物業公司、業委會代表等組成“大眾評審團”,走上街頭、進入小區,經過四輪看、評、學,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星級樓道”“優秀商品房小區”“優秀自建房小區”,為打造“文明家園”找到了樣板。
“要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努力提高文明素養。”揚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冬梅說。
揚中將351個黨小組建到社區基層、小區樓棟,開展“請黨放心、文明有我”活動,發動居民自籌資金出新樓道、設置集中晾曬點,同時培育“紅色物業”,推行充電樁、停車劃線、快遞柜等“五項服務”全覆蓋,形成“便民星期三”“家門口的服務”等眾多惠民品牌。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中,揚中要求各黨小組長帶領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發動聯戶群眾共同參與。各村依托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成立“鄉賢說和團”“兩長工作室”,調解鄰里矛盾、倡導移風易俗、共商村組發展。(記者 晏培娟 錢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