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 安徽廣泛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活動

法治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百姓福祉。近日,中共安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廣泛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的指導意見》,涉及重點任務共六項,要求各地各單位將其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并納入法治建設考核項目。

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今后,安徽省將發揮律師公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法律顧問、司法建議等制度機制作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主動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征地拆遷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同時,強化訴源治理,把非訴訟機制挺在前面,加強鄉村人民調解組織隊伍、個人調解工作室建設,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中的主渠道、主力軍作用,做好和解、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有機銜接的多元糾紛化解工作,嚴防個人極端案(事)件發生。

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減輕群眾訴累

聚焦“立法利民”辦實事,始終將立法為民作為立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立法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同時,加強環境保護、交通安全、食藥管理、公共安全、農資質量、安全生產、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涉農權益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立法。

聚焦“執法為民”辦實事,依法保障人民財產安全,依法嚴懲非法集資、惡意逃廢金融債務、電信網絡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職務侵占等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嚴厲打擊危及社會公共安全的犯罪行為,常態化、機制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聚焦“司法惠民”辦實事,優化司法便民舉措,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水平,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減輕群眾訴累。完善“簡案快辦、難案精審”機制,促進矛盾糾紛迅速有效有力化解。加強司法公開與審判監督管理,提高司法效率和質量。創新執行機制、提高執行效率。建立專項“綠色通道”,切實保障特殊群眾合法權益。實行信訪案件立案登記制,促使信訪糾紛實質性化解。

民生領域的訴求優先辦(受)理,快速辦結

圍繞群眾在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扶幼等民生領域的訴求,開通“綠色渠道”,優先辦(受)理,快速辦結;推進基層政務服務、訴訟服務、檢務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讓群眾尋求法律幫助更加方便快捷。

接下來,全省司法機關還將加大對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辦理。

聚焦“普法潤民”辦實事,組織實施“憲法進萬家”活動,深入開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普法工作。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加強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培育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建設更高水平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模范守法家庭。 (記者 戴小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矛盾糾紛 法治為民辦實事 涉農權益 民生領域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