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家住利辛縣王人鎮的李阿姨突然頭暈、頭疼,家人急忙將其送往最近的王人鎮衛生院。由于衛生院沒有專業的影像診斷醫生,經顱腦CT檢查后,醫師將影像資料即時上傳至安徽省影像云平臺,利辛縣人民醫院的影像科專家調取了影像數據后迅速給出腦溢血的診斷報告,使得70歲的李阿姨得到了及時精準救治。
這一幕平常又生動的就醫畫面,得力于安徽省影像云平臺在構建智慧醫療體系進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是安徽省影像云平臺遠程影像服務惠及基層群眾最真實的寫照。
近日,記者走進利辛縣人民醫院影像中心,影像科醫生正通過影像云平臺書寫影像診斷報告,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從利辛縣各個衛生院傳來的影像資料。影像科醫生詳細核對著每一份圖像,并根據圖像資料將診斷結果及時反饋給各基層醫療機構。而在過去,鄉鎮衛生院缺乏高性能影像設備與具備診斷資質的醫生,村民無論大病小病都只能趕往縣級醫院,費時費力。 “我們這里每天通過影像云平臺收到上百份影像資料,每一份我們都會出具準確的診斷報告,幫助下級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精準救治。不僅免去患者到上級醫院來回檢查的麻煩,還改善了基層醫療機構影像科醫師缺乏的現狀。 ”利辛縣人民醫院影像中心負責人說。
近年來,在省衛健委的推動下,采用“政府主導,企業和專家參與,市場化運營”的建設模式,安徽省影像云平臺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機制最順、應用最廣”的省級影像云平臺。截至2021年2月,安徽省影像云平臺聯網安徽省內各級醫院近1500家,在線專家數量2000余名,開展影像遠程診斷會診 300余萬例,平臺數據存儲近4000萬例,成功搭建起了省市縣鄉分級診斷體系。在助力實現 “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的同時,促進了區域醫療資源均衡,加強了基層醫院影像設備水平,提高了基層醫院影像從業人員服務能力。
今年春節期間,我省遠程會診量達到40028例,單日最高提供遠程影像服務 5000余例,突破新高,遠程影像服務再上新臺階。以太湖縣中醫院為例,春節期間接診了不少因飲食不當引發“春節病”的患者。該院技師在為患者完成掃描后,影像即刻上傳至影像云平臺,上級醫院的醫生——安徽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們隨即給出專業診斷報告,既幫助了基層醫院提升對常見病、慢性病的診治及服務能力,也降低了基層患者異地就醫費用。(記者 汪永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