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陽新材生物降解新材料產品生產現場。本報記者姚凡攝
9月5日,記者來到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以下簡稱“綜改區”)采訪“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情況。在這里,記者看到聽到感受,項目建設的號角頻頻響起,競相發展的熱潮奔涌不息,處處集聚著大項目、大建設、大跨越的強大發展氣場,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點燃了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無論是剛剛開工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園,還是已經投產的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都折射出清晰的共同指向——圍著項目轉、盯住項目抓、扭住項目干,為高質量發展積蓄不竭動力。
扎根沃土,簽約一批
當日,全省開發區2022年第三次“三個一批”活動暨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推進會舉行,綜改區設立了分會場,以視頻連線方式參加活動。
一張白紙好作畫,發展擁有無限可能。
在綜改區分會場,企業家們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因為,他們即將進行項目簽約。在這里,他們創造一個又一個商業輝煌。
現場簽約儀式項目共9個,分布在陽曲工業園區、學府總部經濟園區、瀟河新興產業園區、唐槐電子與裝備制造園區。涉及全自動均相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試劑及設備生產項目、太重高端裝備制造和風電裝備產業鏈配套項目、智能交通應急指揮系統裝備制造項目、山西智慧能源產業研發項目等。
“近年來,綜改區堅持‘走在前、作示范、創一流’的理念,重點聚焦企業孵化培育、夯實科技支撐、加大金融支持、優化公共服務等工作,將簽約企業項目打造成為引領綜改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和強大轉型動能。”綜改區管委會副主任崔俊林說道。
崔俊林介紹:“綜改區從制度設計、難題解決、作風改進、要素破解等方面提早行動、精準發力,將重點項目納入統一管理,并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為項目落地建設打通了‘堵點’、補上了‘斷點’、解決了‘難點’。”
箭在弦上,開工一批
一臺臺重型卡車依次排列,卡車上掛著醒目的條幅:“山西綜改示范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園集中開工”。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一個個充滿著創新智慧、高效智能的產業園區將要誕生。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園項目集中開工,標志著‘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綜改區將繼續發揮規劃引領作用,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設公共配套設施,打造品質領先的園區環境,以完善的配套條件和優質的服務保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一流的發展環境,推動高標準特色園區快速發展。”綜改區產業規劃部部長鄭永平介紹。
據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企業。綜改區首批集中開工的項目共10個,主要聚焦高端裝備、先進制造等領域,分布在唐槐電子與裝備制造園區和瀟河新興產業園區。
崔俊林介紹:“今年以來,綜改區規劃三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園,成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會商協調重大事項,形成協同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工作合力。3個‘專精特新’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約12600畝,規劃產業用地面積約3218畝,首期起步用地550畝,并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及鄰里中心,為企業提供優質完善的產業生態。”
扎實推進,投產一批
全生物降解餐盒、飲料杯、一次性刀叉、購物袋、垃圾袋……在華陽新材生物降解新材料太原生產基地,隨著傳送帶不停轉動,產品緩緩“走”下生產線……
當日,華陽新材生物降解新材料太原生產基地2萬噸/年全系列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我省最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生產基地達產達效。
山西華陽生物降解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偉說:“公司依托綜改區區位優勢,投資1.1億元,改擴建廠房10000平方米,擁有百余臺大型生產設備,主要產品有全生物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是全省最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生產廠商。產品市場可覆蓋全省,并輻射京津冀、陜西、河南等地,致力于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站式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制品定制服務。”
該項目順利投產,與綜改區方方面面的支持息息相關。崔俊林認真地說:“綜改區推行全代辦服務,為每個項目配備了項目管家,企業從拿地、簽約、開工到發展壯大,全生命周期需要辦理的任何手續,都是由項目管家代辦。可以這樣說,綜改區的服務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曉普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建設單位,我們見證了‘綜改速度’。企業從拍地到申領施工許可證,再到開工僅用了15天時間。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綜改區提供一次性項目告知清單,企業在每個階段需要做什么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綜改區用精簡的服務流程、精準的服務,為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作為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發生產上。”
本報記者姚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