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正在選購自行車。 本報記者李若男攝
(掃描二維碼看視頻)
近年來,戶外運動正在成為拉動消費的熱點,尤其是隨著“騎行熱”的升溫,拉動了自行車銷量上升。近日,記者走訪太原市塢城路、解放路等多個自行車專賣店,發現自行車及其配套裝備的銷量的確有不同程度增長。
(資料圖)
自行車銷售升溫
8月22日上午9點多,記者在長風街塢城路口的一家自行車專賣店看到,店員正在給兩位選購自行車的顧客介紹自行車的型號、性能、價位等。記者環顧店內,除了擺放著多款自行車,貨架上還有頭盔、手套等多種配套裝備。
店員告訴記者,店里幾款山地自行車賣得很好,價格都不低于千元,部分高端自行車價格在萬元以上。去年汾河公園自行車道開通時,出現過一波購車潮。隨著騎行這種戶外運動日漸升溫,自行車銷量一直走俏,部分型號還需要提前預訂。
隨后,記者在解放路的一家自行車專賣店看到,店員正在向一對母子介紹童車。孩子試騎幾款自行車后,終于選好了一款中意的自行車。據了解,該店自行車價位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最近給孩子購買自行車的顧客多一些,每周能賣出去20輛左右。
從事20多年自行車銷售生意的馬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銷售的自行車以中低價位為主,面向的群體主要是學生和一些對自行車性能要求不高的人,價格都在兩千元以內。最近3個月是銷售旺季,雖然整體銷量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但還是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基本一個月能賣70輛左右,最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賣100多輛。他認為,銷量上升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戶外鍛煉的人多了起來;另一方面是前段時間有些自行車廠家停工停產,導致缺貨量加大。所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后,咨詢購買的人無形中就多了。
不僅局限于代步
“孫女上初中,上下學不用我接送了,準備買一輛適合她的自行車。”在塢城路的一家自行車專賣店,一位大爺告訴記者。據他介紹,他家離學校相距不遠,走路有些累,騎電動車又不放心,所以準備給孫女買輛品牌自行車。比較各種因素后,最后買了一款2000元出頭的自行車。
相鄰的另一家自行車專賣店內,有一家三口正在選購。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的小孩上四年級,想買一輛帶變速的山地車,可在課余時間在小區內騎著玩。試了好幾款都覺得不錯,最后選中了一輛粉色的自行車。
“我覺得騎行不僅僅局限于代步。剛開始上下班騎車是覺得能省些油費,還能鍛煉身體,普通的山地自行車就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結果騎了一段時間后,準備嘗試更加專業的自行車。”家住尖草坪區的談先生告訴記者。原來,他經過一段時間騎車鍛煉后,喜歡上了騎行。前一陣子剛入手了輛售價15000元的自行車,每逢周末就會和伙伴相約騎行去不同的地方享受騎行的樂趣。
他告訴記者,自己的這款自行車還不算高端,他車友的自行車一輛動輒五六萬元,一個頭盔也要2000多元,就是騎行服一身也要好幾百元,換季的時候買個三五套都是正常的。
自行車銷量的增加,也帶動了頭盔、背包、手套、騎行服等配套裝備的銷售。采訪中很多騎行者表示,有時候為了整體搭配好看,配套裝備會買很多,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都會入手。
消費檔次不斷提升
“自行車材質不斷提升,現在鋼、鋁、鈦、碳纖維都是自行車車架比較常用的材質,市場也在不斷細分升級,一個騎行者可能會同時擁有好幾輛不同功能的自行車,而且對裝備的要求也更高更專業,所以售價上萬元的自行車很常見。”一位專營高端自行車的“微友”告訴記者。據他介紹,前段時間,他為顧客組裝了一款自行車,整車加裝備就花了7萬多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自行車大致可分為公路車、山地車、折疊車、電助力自行車,針對不同騎行方式和環境有不同的車型,由于品牌、款式、材質不同,自行車價格相差較大,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
采訪中,一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有的顧客剛開始接觸騎行,花大幾千元買輛自行車準備騎行鍛煉身體,結果騎兩天就覺得累,最后自行車還閑置了。”
為此,這位專業人士建議:選購自行車,要從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出發,不要盲目選購。購買前最好先在網上做些功課,進行簡單了解后再購買。購買自行車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注意自行車的產品標識、材質、出廠日期等,并留好購物憑證。
本報記者李若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