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江陰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幅達到6.5%,其中,規上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限上單位零售額、限上銷售額、進出口總額這6個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
“當前已進入全年工作‘中途跑’關鍵階段,我們要咬緊牙關,一手抓疫情防控、守住底線,一手抓經濟發展、追求高線,確保實現‘雙過半’、贏取‘雙勝利’。”江陰市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顧文瑜說。
穩中有進,重點企業“壓艙”給力
在江陰興澄特鋼二煉鋼分廠,一間標注著“防疫專用”的物資儲備倉庫內,擺放著1.2萬個睡袋、400張木板。一旦疫情出現變化,這里將成為“企業方艙”,確保人員不掉鏈、生產線不停轉。
特鋼新材料產業是江陰高新區的“當家花旦”,產業鏈上聚集了近500家企業。面對疫情防控期間的供應鏈波動,企業在相關部門幫助下,紛紛創新方式、全力保產。
“不讓任何一個分廠因為原輔材料無法供應而停產!”興澄特鋼商務部部長朱春林告訴記者,連日來,企業一方面安排人員加班加點,積極拓寬采購渠道,靈活調配資源;另一方面,儲運物流系統兵分水路、陸路,24小時不間斷運轉,保證了每天上萬噸各類原輔材料和產品順暢進出。
一季度,江陰高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和進出口總額雙雙實現15.5%的增長,重點企業運行良好。中信特鋼保持滿負荷生產,產值增長23.6%;長電科技入庫稅金1.05億元,同比增長60.2%;法爾勝橋梁纜索、鋼絞線、線纜鋼絲等產品訂單充足;申利集團戶外運動服裝及面料訂單回升,產值增長47.1%。
江陰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深化以“進企業、進社區,促發展、促治理,優化企業服務、優化基層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的“雙進雙促三優化”活動,拿出實際舉措、優化結對服務、協調解決問題,全力助企穩生產、穩訂單、穩市場。
引建并舉,重大項目“疫”刻不停
近日,佩爾科技生物醫用鎳鈦合金材料與器件生產項目一期廠房順利封頂。作為今年省重大項目,該項目建設自開工以來不斷提速,預計今年9月投入試生產。
今年一季度,江陰高新區新開工市級以上重大產業項目6個,新竣工項目6個,目前在建重大項目達到39個,總投資超500億元。1-3月,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7.4%、55.2%,到位注冊外資2.98億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93%。
項目招引“疫”刻不停。前不久,高新區舉行“數字經濟”項目視頻集中簽約,9個項目從“云”端落地,總投資達55.58億元。據透露,一季度,高新區超億元項目已簽約12個、新備案5個。目前,5億元以上在談項目有26個、總投資630億元。
江陰高新區堅持“云”上招商不停歇、線下服務企業不松勁,全力守護項目投資“進度條”。招商局局長陳勇奇介紹,圍繞重大項目儲備量、支撐度、完成率等關鍵指標,項目專員全部下沉企業,協調解決企業在土地、環保、資金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并積極探索“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繁榮一個區域”的招商新路徑。
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期
“特殊時期,每一步都像是‘闖關’,有了政府的幫助,企業得以順利‘過關’。”說起最近的運行情況,江陰芯智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感觸頗深。
4月初,芯智聯急需從法國進口一套半導體封裝曝光機,可疫情期間貨流、人流受阻。江陰高新區科技局得知企業需求后,第一時間為芯智聯協調申報了上海—江陰物流“白名單”;隨后,從蘇州緊急聯系到一位設備調試專家,迅速啟動落實相關隔離管控措施。近日,完成消殺的曝光機和完成隔離的調試專家同時進廠,生產得以順暢銜接。
“進入二季度,加速‘中途跑’,穩定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運行仍將是重中之重。”江陰高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創新和改革,成為江陰高新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今年內,高新區計劃啟動建設中國—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江陰協同中心、哈工大未來學院、航天衛星物聯網研究院、清華雙碳應用創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創載體,力爭“3年新增科創載體100萬平方米”。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建立有全國影響力的細分市場交易平臺,未來努力以更強的市場競爭力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馬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