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安徽發布“十四五”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以純電動為主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安徽省“十四五”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產業布局、重點工程和重要舉措,對安徽省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汽車產業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

《規劃》提出,到2025年,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智能汽車生態初步建立、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明顯增強、后市場規模顯著擴大。力爭產值超過10000億元,生產規模超過300萬輛,出口超過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超過40%。基本形成純電動為主、插電混合動力為輔、氫燃料示范的發展格局。

在產業布局上,《規劃》提出,構建以合肥、蕪湖新能源汽車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為全省汽車產業核心發展區,探索構建跨城市的區域產業協同機制,打造“合肥—蕪湖”雙核聯動、相互促進的一體化創新產業鏈。發揮馬鞍山、安慶、滁州、阜陽、淮南、宣城、六安等地商用車、汽車零部件及氫能發展優勢,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圍繞研發創新,《規劃》提出,強化核心技術研發布局,重點發展整車集成技術、汽車節能減排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通過搭建研發創新服務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健全技術研發創新鏈。創新研發激勵機制,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圍繞優化環境,《規劃》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支撐體系,優化財稅支持政策、加快推進公共領域電動化、提升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強化汽車后市場服務,完善汽車流通服務體系、支持發展金融保險業務、培育汽車文化產業、積極打造特色房車營地品牌、鼓勵汽車服務業多元創新;大力發展汽車循環經濟,布局發展汽車再制造產業、推動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加快推進老舊車輛淘汰報廢。

同時,《規劃》提出了十大重點工程,分別是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建設工程、汽車領域科技創新攻關工程、安徽省汽車技術研究院籌建工程、大眾安徽本地配套工程、奇瑞智能網聯“燈塔工廠”建設工程、汽車產業數字化神經網絡構建工程、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工程、特色名片打造工程、外貿出口升級工程、數據共享及融合發展示范工程,作為規劃落實的重要抓手。這十大重點工程如同一套組合拳,聚焦產業的基礎、質量、結構,打牢汽車產業發展的“底盤”,助力產業加速騰飛。(記者 彭旖旎 通訊員 李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汽車產業 高質量發展 自主創新 新興產業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