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域 > 正文

引入智能物聯設備實時監控 青島農貿市場嚴把關

或安排專人在出入口驗碼測溫并提醒佩戴口罩,或引入智能物聯設備實時監控入場人流及體溫……針對最一段時間國內部分地區疫情零散多發情況,今天上午,記者探訪了青島多家農貿市場,了解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您好,入場前請佩戴口罩,如果沒有可在這邊掃碼免費領取。”在位于鞍山二路的優鮮菜場,工作人員唐先生正向入場顧客發放口罩。他表示,最一段時間,針對部分未佩戴口罩的入場顧客,每日優鮮發起了掃碼免費送口罩的活動。“如果有顧客忘記佩戴口罩,請對方掃碼入群后可現場領取一個,推動社群營銷的同時,大家佩戴口罩進菜場的意識得以提高。”唐先生透露,活動啟動以來,他與同事們每天發放口罩的“工作量”呈現遞減態勢,“很多人領取一次口罩后再次到菜場采購時都會自覺佩戴口罩。”

數字化賦能是優鮮菜場的一大特色。在幫助業戶提高經營效率的同時,也為整個農貿市場搭建起疫情防控的屏障。“菜場引入智能物聯設備,通過智能攝像頭應用,可監控入場人流、體溫等,保障防疫安全。”在該市場的數據監測大屏前,工作人員彭女士告訴記者,智能物聯設備將進場客流及體溫監測等數據匯總到后臺,當遇到體溫異常的顧客進入菜場時,就會觸發“警報”裝置,繼而由工作人員及時響應,“除此之外,所有市場管理人員及經營商戶每天還需要登記體溫,并定期做核酸檢測,市場內部也要每天進行多次消殺。”

“進市場請戴好口罩,主動出示健康碼”……在興山路農貿市場,每個入口都安排了專人值班,擴音器中的提示音更是不間斷循環。“疫情發生之初,我們這里就引入了遠紅外線測溫設備。每天一早,市場管理人員還會給我們這些業戶測溫。”興山路農貿市場業戶劉光表示,除市場管理方每天要定時環境消殺外,像自己這樣的業戶也都配備了相應的防疫物資,專門為自家鋪位消毒。

疫情防控常態化,大家是不是都懈怠了?”“哪兒能,這不是胡鬧么?你瞅瞅市場上,除了極個別人不戴口罩,大多數市民都自覺著呢!”在與劉光交流過程中,這個原本應由劉光回答的問題,被顧客王女士“截和”,她說:“市場管控到位了,市民采購也更安心一些。”

同樣牢筑疫情防控屏障的還有大連路農貿市場。據該市場負責人王先生介紹,除嚴格落實測溫驗碼等相關疫情防控措施外,自家市場還向業戶們提出要求:離開青島,必須向市場方面報備。

對于各大農貿市場疫情防控的管理工作,青島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作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我市嚴格要求農貿市場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其中,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場內經營者要做好配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提倡入場消費者佩帶口罩,做好個人防護;農貿市場要完善公廁、垃圾收集、洗手等衛生設施;場內經營者要做好攤位日常保潔。此外,農貿市場還禁止活禽交易和宰殺,市場管理方要建立農貿市場消毒消殺記錄,加強對運輸車輛、存儲庫房、物品的環境消殺,并嚴格落實對操作臺面、下水道等重點部位的消毒舉措。(記者 衣 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