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碰到了“張冠李戴”的假機油,不僅會磨損車輛機件,還會影響車輛正常運行,甚至引發交通事故。近日,上海市普陀區檢察院對一起制售假機油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批準逮捕。
2020年6月11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市場上有假機油在流通。通過基礎工作摸排,民警發現在某外省市存在一個制假團伙。同年7月21日,民警在該地某物流園區內當場抓獲王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并當場查獲涉嫌假冒各類品牌的機油共計4000余瓶。經檢測,均為假冒注冊商標商品。
原來,從2018年起,王某某在該物流園區內與馬某某(在逃)共同開設了一家制作假機油的作坊。隨后,王某某組建了分工明確的制假團伙:他負責購買假商標、假紙箱、空瓶等包裝材料;朱某某、岑某某負責在空瓶上粘貼假冒的知名品牌商標;楊某某負責勾兌假機油并進行灌裝。經查,以王某某為首的制假團伙銷售及被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冊商標機油價值800余萬元。
除王某某團伙外,因制作假機油被抓獲的還有黃某某,他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間,未經注冊商標權利人許可,從他處購入假冒注冊商標的包裝材料,自行調制并灌裝假機油產品。經審查,黃某某銷售及被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冊商標機油價值120余萬元。
那么,王某某團伙、黃某某制造出來的假機油又被銷往了何處?據公安機關偵查,這些假機油均由一家汽車用品網店銷售,這家網店的店主便是連某山。剛開始,連某山自己經營著這家網店,后來銷售假機油的利潤越來越大,人手也稍顯不足。于是,連某山索性將自己的父親拖下水。而其父親連某民明知銷售假機油違法,卻仍然幫兒子售賣。在連某山經營的網店中,每個機油產品的鏈接上都明確寫明正品某某品牌機油,消費者正是看到這些字眼才選擇下單購買。
經查,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連某山、連某民伙同劉某某,在明知從黃某某、王某某處購買的是假機油的情況下,仍通過網店進行線上銷售,銷售金額達450余萬元。其間,連某山負責整體統籌,連某民負責倉庫管理,劉某某為連氏父子提供運輸幫助。
近日,普陀區檢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依法批準逮捕王某某團伙和黃某某;以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依法批準逮捕連氏父子及劉某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