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稻花香里說豐年

太原晉祠大米進入收獲季,一臺收割機正在田野間奔忙。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 通訊員 楊潤德)11月1日,太原市晉祠大米進入收獲季,晉祠鎮王郭村、索村、長巷村、南大寺、北大寺、野莊、赤橋村等村的稻農已陸續開鐮收割。
    晉祠水稻有著3300年的種植歷史,因“七蒸不爛、味美而殊”而享譽三晉,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貢品”的美譽,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肥沃黑土地的滋潤和優質水源的灌溉,特別是在政策、資金、技術等全方位扶持引導下,調動了當地稻農種植和保護晉祠大米的積極性,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增長。據了解,晉源區通過選育良種、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重塑區域性特色農產品品牌,再現“禾稻之美,甲于通省”的壯美景象,晉祠大米再獲豐收。
    山西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臺臺收割機、拖拉機在田野間歡快地奔忙,將稻谷攬入懷中。收割、脫粒、卸倉、裝車、運輸,忙碌的稻農邊干活邊聊上幾句,笑聲不斷,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說豐年”的景象躍然眼前。今年,晉祠水稻在野莊、三家村、索村擴大恢復種植面積,總面積達3500余畝,畝產有望達到650公斤。
    今年以來,晉源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培植“晉祠大米”“晉源花卉”兩大特色產業為重點,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實施了“晉源稻花城”項目,大力培育發展花卉園藝、晉祠大米、設施蔬菜、特色林果、文化旅居5大特色產業?!皶x源稻花城”一期項目建設順利完成,于10月1日盛大開園,僅國慶節當天接待游客4萬余人,排行太原景區第4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