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漪汾橋西北側(cè)汾河公園里的健身廣場,又是剛落成的自行車專用道觀景平臺所在地,因此這里常聚集著眾多的健身愛好者,其中多數(shù)是退休老人。老大爺們經(jīng)常聚在一起健身,單杠、雙杠、腹肌輪,各有各的絕活。健身之余,老人們聊聊家常、談?wù)勌煜率拢錁啡谌凇B犝f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要召開,他們也高興地談起了五年來身邊的變化。
郭師傅是從國企退休的工程師,除了頭發(fā)有點花白,從身材到動作敏捷度,看起來不像是個快70歲的老人。說起這五年來的變化,老郭喜形于色,滔滔不絕。他說:“我家住在興華北街,每天去汾河公園鍛煉一到兩個小時。五年前去公園,需要繞道勝利橋,很麻煩。心想要是有座過街天橋該多好呀!2016年底興華北街旁邊的濱河西路上就建起了過街天橋,再去公園方便又安全;退休后健身有了時間保證,但年齡大了,每天一萬步,膝蓋有些受不了,心想要是能在汾河公園建一條塑膠步道就好了,沒想到黨和政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從2018年開始建設(shè)汾河健身步道,我們是天天看,天天盼,希望早一點建成。后來汾河健身步道終于建成了,開放那天,高興得我從勝利橋到迎澤橋走了個來回,居然沒有感覺到膝蓋不舒服。”
這時,剛從自行車道下來的老李撐好自行車,接上話茬說,他覺得今年建成的自行車專用道是最好的民心工程,作為自行車愛好者,他幾乎每天都要來這里騎行25公里,既鍛煉身體,還能欣賞路邊美景:春天桃紅柳綠、夏天綠蔭遮陽,而秋天道邊的月季花、荷蘭菊、馬鞭草等爭奇斗艷,騎行其間,簡直是難得的享受,感覺到生活在太原真是太幸福了。
老李推了一會輪,一看十一點多了,趕緊起來說:“我得回去吃飯了!我們小馬社區(qū)食堂剛開張,辦得可好了,飯菜干凈衛(wèi)生、花色品種多,美味又營養(yǎng),還經(jīng)濟實惠。家門口有了社區(qū)食堂,解決了我們老年人吃飯的大問題。”
這時,扛著長鏡頭單反相機的張師傅興奮地跑過來說:“快看,我今天拍的翠鳥多漂亮!”于是大家紛紛擠上來,邊看邊夸他拍得好。作為資深拍鳥族,老張已經(jīng)在汾河邊拍照多年了,提及這五年來的變化,他邊向大家展示照片,邊介紹,這幾年汾河公園鳥的種類和數(shù)量都增加了不少,是生態(tài)改善最好的證明,再現(xiàn)錦繡太原城正在一天天變?yōu)楝F(xiàn)實。我們見證了這個過程,深感榮幸。
太原社會科學院 馬藝菊 任德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gòu)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