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四川省印發“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累計投資千億元建“信息高速公路”

為高層次高水平構建我省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近日,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規劃》具體提出了哪些目標和重點任務?我省又將如何將《規劃》落地落實?

10月12日,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大數據中心等5個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作客省政府網站,對《規劃》進行全面解讀。

1個總體目標+7大重點任務

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資源大省和科教大省,四川始終把新型基礎設施作為建設網絡強省、數字四川、智慧社會的基礎支撐。但必須承認的是,一些薄弱環節依然存在。

“《規劃》充分考慮了四川的發展基礎,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撐。這是總的目標。”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楊昕說。

楊昕進一步解讀,在具體目標上,《規劃》對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提出了細分指標,“比如5G基站數量、數據中心機架規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數量、典型應用場景(案例)數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等。”

圍繞總體目標,《規劃》提出7大重點任務,并以專欄形式明確了重點工程。

7大重點任務包括:擴大信息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推動融合基礎設施賦能升級、提升創新基礎設施發展能級、拓展新型基礎設施應用空間、增強新型基礎設施技術支撐能力、提高新型基礎設施安全可靠水平及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7大重點任務涵蓋廣泛且細致。如加快建設通信網絡、數據中心體系、智能算力體系、工業互聯網體系和未來網絡,以及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利、數字市政、智慧物流建設等。

累計投資千億元 建“信息高速公路”

如何建設國內領先的信息基礎設施,是網友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劉小文說,將主要從四個方面落實新基建規劃任務。

首先是高標準編制我省信息通信行業“十四五”規劃。“將落實11大重點工程,實施89項具體任務。”劉小文說。

而在打造“西部領先,全國一流”新基建方面,劉小文透露,我省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將累計投資1000億元,圍繞5G和千兆光纖“雙千兆”網絡,建設寬闊通暢的“信息高速公路”。“建成5G基站25萬個,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行政村普遍覆蓋,5G應用普及率達到60%,5G相關產業收入超1500億元。”劉小文說,全省千兆寬帶家庭普及率將達到15%,實現5G用戶和千兆城市群規模、IPv6活躍用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能力、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四個“西部第一”。

同時,四川將與重慶共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川渝5G網絡標桿區、成渝“千兆城市群”、成渝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取消川渝座機通話長途費,統一通信主要業務服務標準。

第四方面,將促進五大經濟區信息通信業協同發展。在成都平原經濟區,將打造成都 “一帶一路”國際信息港、綿陽信息通信第二城、德陽“5G+工業互聯網”先導區。在川南經濟區,將深化港口專網建設應用,加快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白酒行業節點推廣應用。在川東北經濟區,將統籌發展城鄉信息通信,推動“5G+醫療健康”“5G+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在攀西經濟區,將加強偏遠地區光纖網絡覆蓋,促進智慧康旅、區域智慧應急、攀西物流樞紐設施數字化發展。在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將推動智慧旅游、智慧林草、數字環保、區域網絡安全綜合治理發展。

發射14顆AI衛星 推動超24萬企業上云

作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工業互聯網建設的熱度持續升高。《規劃》也將建設工業互聯網體系作為一項重要任務。

“目前我省數據中心、5G基站數量等均居全國前列。”省經信廳二級巡視員蘇平介紹,目前,西部首個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運;成渝等地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布局;“蜀信鏈”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全面接入國家“星火·鏈網”;實施“星河”衛星互聯網建設工程,已成功發射14顆AI衛星。

同時,還上線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成都綜合節點、全國首個白酒行業節點及電子信息等行業節點,目前全省節點注冊總量突破25億條、標識解析總量近9億次。

在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方面,四川圍繞電子信息、鋼鐵釩鈦、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領域,已培育了近40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超24萬企業上云。

在優化工業互聯網發展生態方面,成功獲批建設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國家示范區,攜手與重慶共同探索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新路徑。“我們還不斷完善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并持續強化創新載體建設。”蘇平說。

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規劃》提出,要提升創新基礎設施發展能級。對此,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李粟璇說,我省將以基礎源頭創新和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兩方面為主要抓手。

“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方面,完善‘五集群一中心’總體布局。” 李粟璇說,將圍繞先進核能、空氣動力、生物醫學、深地科學、天文觀測等領域,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在天府新區集中建設科學數據和研究中心。

同時,建好國家實驗室四川基地,積極爭創國家實驗室。“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學、先進核能、電子信息等領域,加快組建天府實驗室。”李粟璇說,將在網絡信息、農業生物遺傳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省重點實驗室、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

在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方面,將加快建設川藏鐵路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爭創高端航空裝備等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建精準醫學、釩鈦新材料等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工業云制造、工業信息安全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及若干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

而在新型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方面,將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建設面向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大力培育和發展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和示范企業。

提供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證照

《規劃》明確提出建設四川省大數據資源中心和調度平臺,在這方面有怎樣的謀劃?

省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周學立表示,我省大數據資源中心聚焦數據“聚、存、通、管、用”,將提供覆蓋省級、服務全省的數據存儲、共享交換、計算能力。

“大數據資源中心的建設,首先是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升級云、網、安全等技術支撐,全面提升數字政府基礎保障能力。” 周學立說。

同時,要深化數據資源共享利用,完善人口、法人等基礎庫、主題庫和重點領域專題庫,支撐跨部門業務協同。

此外,還要構建公共支撐體系,為全省各級各部門應用系統開發提供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證照、統一電子印章等能力。

還將建設大數據資源調度平臺,可視化調度各類數字資源,為我省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數字底座。(記者 張彧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