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科技助農 馬鞍山市雨山區著力打造“九華香蔥”品牌

9月2日上午,在馬鞍山市雨山區九華村的蔬菜種植基地,百畝連片的小蔥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在省農科院土肥所專家的指導幫扶下,我將田塊進行消毒處理,就用一次他們送來的配方肥料,小蔥畝產就達到8400斤,較之前增產10%左右。病蟲害減輕多了,品質也上了一個檔次。 ”種植大戶馬道山指著腳邊即將采收上市的小蔥說。

九華村位于長江邊,土壤疏松,是典型的油沙土,適合小蔥種植。上世紀90年代,該村根據自然條件及市場需求,引進了抗病力強、市場價值較高的小蔥。通過示范帶動,2000年小蔥種植發展到100多戶300多畝。 “銷售不愁,南京、蕪湖的商販都開著冷藏車到地頭收購。 ”馬道山告訴記者,由于近30年的種植,土壤養分失衡,土傳病蟲害嚴重,小蔥從原來一年3茬減到2茬,種植面積從300多畝減少到不足200畝,成本增加,產量減少,收入變低,部分農戶改種其他蔬菜,有些農戶甚至選擇拋荒。

小蔥種植曾是九華村的品牌產業,也是當地老百姓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面對小蔥產業發展困局,雨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請來了省農科院專家,為九華村小蔥“把脈問診”,解決土壤肥力、土傳病蟲害問題。

2020年7月,省農科院派出由土肥、植保、園藝等專家組成的技術團隊,針對制約九華小蔥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展開技術指導與服務。專家們指導種植戶進行土壤修復,降低小蔥連年種植而導致的輪作障礙;測定土壤理化性狀,進行精準科學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選擇高抗新品種,提高小蔥產量及品質。 “通過集成小蔥綠色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基地小蔥產量較農戶習慣施肥增長10%以上,化肥減施 20%以上,小蔥中的蛋白質、總糖、脂肪、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省農科院土肥所實驗室主任王家嘉介紹。

“今年基地小蔥的畝產約8400斤,田間收購價一般在2元多一斤,市場價在5元至6元一斤。春季的時候最高可以賣到10元左右,效益可觀。 ”雨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蔣雙靜表示,下一步將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小蔥基地的機械化輕簡化栽培模式研發,進一步降低小蔥生產的人工成本,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并著力打造“九華香蔥”品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汪永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