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降低住房成本、發展普惠教育 讓大家生得起到養得起

年來,由于政策調整原因全國累計多出生二孩1000多萬人。”6月1日,國家衛健委就“三孩”生育政策答記者問時表示。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也指出,我國出生人口仍在下降,生育意愿依舊有待釋放。降低住房成本、就業負擔,讓大家生得起;發展普惠教育,提高幼兒托育比例,讓大家養得起,才是“三孩”政策的題中之義。

生得起:降低女住房等負擔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目前,我國“90后”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僅為1.66個,比“80后”低10%。“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相當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指出。具體來看,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經濟負擔重、嬰幼兒無人照料和女難以衡家庭與工作的關系。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住房已經成為了生育上的一大經濟關。“把地稅部分返回給多孩家庭,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房地產改革政策。”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人口學者梁建章分析稱。

對此,國家衛健委也表示,教育、住房、就業等相關經濟社會政策已經成為影響家庭生育抉擇的關鍵,要求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就業合法權益。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認為,育兒假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具體來看,可以考慮將育兒假延長至一年半甚至兩年。與此同時,考慮到女上班的需求,父親、母親都可以擁有休育兒假的權益。“而且生多個孩子的話,育兒假可以放得更長一些。”楊燕綏說。

低生育率并不罕見,發達國家以及較富裕的發展中國家都會出現此問題。其他國家是如何解決的呢?2006年,俄羅斯頒布實施了“母親基金”法案,對兩個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提供補貼。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未滿1.5周歲期間可以享受的最低生活補貼一胎每月1500盧布,二胎或二胎以上補貼3000盧布;瑞典則是世界上第一個立法對男休產假做出規定的國家。在休夠法定的60天產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產假,就可多領取3000克朗獎金。

養得起:發展普惠教育

生育之外,教育是三孩的另一個焦點。對于相關配套措施,國家衛健委指出,要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推進教育公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降低家庭教育開支。

“教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可能是所有鼓勵生育政策里面最難的一個政策,因為牽涉面太廣。”梁建章也表示,離高考很遠的零到三歲的成長階段,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階段,就是普惠托育的政策。

梁建章認為,未來很大一個方向是托兒所,建議大力提供零到三歲的托育比例。“也就意味著要建非常多的托兒所,或者提高現有幼兒園的托育比例,讓它們也能夠接受更小的小孩。這對提升生育率還是挺有幫助的。”梁建章說。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所社會政策室主任張本波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在養育方面,國家還可能要提出進一步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家庭養育的成本。實際上,“十四五”規劃就提出了發展普惠教育的相關項目——在150個城市通過發展普惠的綜合中心和社區中心提供50萬個普惠托位。

數據顯示,年來中國幼兒園數量快速增長,2020年中國幼兒園數量達29.17萬所,同比增長3.7%。與此同時,幼兒數量快速攀升,2020年中國普惠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量達4083萬人,同比增長高達14%。

帶娃難、入園貴已經變成了普惠教育的重點難題。“要讓不同的社會力量能加入到興辦托幼事業的行業當中來。”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建議,在“十三五”時期,國家出臺了很多文件,制定了關于托幼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規范、標準等,“十四五”期間應抓緊落地,而民間資本等社會力量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同時,政策也在加大對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去年4月,教育部發文鼓勵具備條件且有意愿的民辦園轉普,轉普后將享受房租、稅費等各項補助,保教費也將按照普惠園價格收取。(記者 陶鳳 常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